一、大小非减持的基本概念
大小非减持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它涉及非流通股的流通化过程。在股权分置改革(股改)之前,上市公司的股票被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改后,原本不能流通的非流通股被允许在市场上流通,这些股票一旦流通,其持有人可能会选择减持以套现。
二、大小非减持的市场影响
资金面冲击:从市场资金面来看,大规模的大小非减持无疑会抽离巨额资金。在减持过程中,大量股票被抛售,市场上的股票供给量急剧增加,若此时市场的资金承接能力不足,就会造成股价下跌。
股价波动:大小非减持行为往往会对股价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大小非持有的股份成本较低,而流通股的二级市场价格较高,一旦股市逆转,大小非可能会为了止盈而大量抛售股票,从而加剧股价的波动。
三、大小非减持的应对策略
回避高价股:当市场上出现大小非减持时,投资者应回避基金重仓的高价股。因为股价越高,大小非减持的欲望越强,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选择全流通股票: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已经全流通的股票。这类股票的大小非减持压力相对较小,因为想减持的股东通常已经在高位抛售完毕。
关注ST股与新股:ST股(特别处理股票)和新股也是投资者可以考虑的对象。ST股因为股改较晚或股权置换等原因,大小非减持的压力较小;而新股则因为减持期限的限制,暂时没有大小非减持之忧。
四、总结
大小非减持作为股市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市场的资金面和股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投资者在面对大小非减持时,应保持冷静,结合市场情况和个股特点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通过回避高价股、选择全流通股票以及关注ST股和新股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实现稳健收益。
综上所述,大小非减持是股市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其概念和影响,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