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股票百科: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指投资者在处理股票时,倾向于卖出盈利的股票并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

处置效应:百科

处置效应:股市中的常见误区

百科:处置效应 投资者行为 股票投资 非理性行为 更新时间:2025-02-09 19:04

名词解释

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是指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趋于过长时间地持有正在损失的股票,而过快地卖掉正在盈利的股票的现象,即“售盈持亏”。

什么是处置效应

# 产生背景与定义

处置效应由Hersh Shefrin及Meir Statman在1985年的论文中首次发现并命名。该效应揭示了投资者在盈利和亏损状态下的不同风险偏好:盈利时趋于风险回避,亏损时则变为风险偏好。

# 心理学基础

处置效应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当股票价格高于买入价时,投资者倾向于锁定利润,表现出风险厌恶;而当价格低于买入价时,则不愿承认亏损,希望市场回暖,从而继续持有亏损股票。

# 市场表现与影响

处置效应在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尤其是普通投资者比专业投资者更容易受到影响。这种“售盈持亏”的心态往往导致投资者错失更大的盈利机会,同时使亏损进一步扩大。

# 应对策略

为克服处置效应,投资者需要制定反人性的策略。例如,设定止损点,一旦股价低于该点就果断卖出;在盈利时,淡化参照点,不急于卖出。

总结

处置效应是股市中一种常见的非理性行为,源于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和侥幸心理。为规避该效应,投资者应建立客观的分析决策体系,制定并执行合理的止损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处置效应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股票复盘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其所有,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热门百科
处置效应:最新文章
处置效应:相关文章
股票复盘网
当前版本:V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