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的定义与形式
冲击波是指当日股价在盘中拉升的过程中,出现密集型尖角状的波动特征。这种波形有两种形式:脉冲型冲击波和攻击型冲击波。它们均由主力机构在盘中建仓过程中,因持续间歇性投入大笔资金买入股价所引发。
冲击波的特征
大单持续与间歇性:冲击波的形成离不开大资金的持续投入,而这些大单并非连续不断,而是具有一定的间歇性。
波形迅速向上与快速回落:在冲击波中,股价会迅速向上拉升,然后快速回落。这种波动形成了尖角状的图形,是冲击波的典型特征。
成交密度大,频率快而长度短:冲击波的成交量迅速放大,成交密度大,且波动频率快,但每次波动的长度相对较短。
冲击波的量价结构与表现形式
冲击波在量价结构上表现为大资金直接冲击股价而留下的尖角状态走势图形。脉冲型冲击波和攻击型冲击波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 脉冲型冲击波:股价拉升姿势不太流畅,成交量由多笔大单间歇性成交组成。
- 攻击型冲击波:股价拉升姿势流畅,成交量由持续性多笔大单或特大单组成。
冲击波的主力意图与价格空间位置
冲击波的出现往往反映了主力的做盘意图:
- 股价阶段性底部:冲击波表明主力正在直接建仓。
- 上升通道的重要支撑区:冲击波是主力高抛低吸滚动操盘的结果。
- 平台整理中后期:冲击波表明主力阶段性调整即将结束,开始用资金冲击做盘。
总结
冲击波作为股市中的一种重要波形,通过其独特的波动特征和量价结构,揭示了主力机构的资金动向和做盘意图。对于投资者而言,识别和分析冲击波,有助于把握股市中的大资金动向,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总结:冲击波是股市中反映大资金动向的重要指标,具有大单持续与间歇性、波形迅速向上与快速回落等特征。其量价结构和表现形式揭示了主力的做盘意图,对投资者把握股市动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