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布林带(Bollinger Band),由约翰·布林格发明,是一种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的股价波动区间指标。它由三条轨道线组成:上轨线、中位线和下轨线,分别代表股价的压力位、平均水平和支撑位。
布林带买入策略分析
# 基本原理
布林带通过计算股价的标准差和置信区间,揭示股价的波动范围和未来走势。当股价触及下轨时,往往被视为潜在的买入信号。
# 功能特性
- 指示支撑和压力位置:布林带清晰地标示出股价的支撑和压力水平。
- 显示超买超卖:股价触及上轨可能意味着超买,触及下轨则可能意味着超卖。
- 指示趋势:布林带可以显示股价的整体运行趋势,辅助投资者判断市场方向。
# 使用原则
- 股价穿越下轨:当股价从下方向上穿越下轨时,视为买进信号。
- 股价穿越中轨:股价穿越中轨后,若呈现加速上扬趋势,是加仓买进的信号。
# 注意事项
- 参数设定:布林带参数的设定通常不小于6,常用值有10和20。
- 非常态区域:在非常态区域,单纯以突破上限或下限为依据进行买卖可能并不合适。
- 结合其他指标: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可以将布林带与其他指标如成交量、KDJ等结合使用。
总结
布林带买入策略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有效投资工具,通过捕捉股价的波动区间和趋势变化,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买入信号。在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市场情况灵活应用,并注意参数设定和指标结合的准确性,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