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辨析
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区别。盈余管理是企业内部人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其他方法进行的合法会计行为,其结果表现为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操纵则是借盈余管理之名,行违规之实,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损害其合法权益。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
盈余管理若被过度使用或滥用,容易演变为盈余操纵,从而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盈余操纵会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使其基于失实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其次,盈余操纵会损害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后,盈余操纵还可能导致会计监管部门无法及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三、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为遏制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首先应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这包括逐步减少政府对公司行为的直接管理,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对公司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的制衡机制。此外,还应引入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制度,改变上市公司由内部人控制的状况,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四、加强会计准则和制度建设
会计准则和制度建设是遏制盈余操纵的重要手段。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明确禁止内幕交易、自我交易和滥用关联交易等行为。同时,要保持会计准则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前瞻性,以适应新型业务的出现。此外,还应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处罚。
五、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督和法律约束
社会中介机构在上市公司运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应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律约束和责任追究。这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监督,确保中介机构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同时,还应改革中介机构的聘用和费用支付方式,避免其受到上市公司的不当影响。
六、完善其他相关制度
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完善其他相关制度以遏制盈余操纵。例如,建立上市公司中报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季报审阅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改革新股发行、配股、中止交易制度,避免上市公司为提高发行价而过度包装历史数据;改革摘牌和暂停上市制度,限制上市公司进行巨额冲销或潜亏挂账的盈余操纵行为。
股票复盘网小结
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区别和影响,并提出了多项对策以遏制盈余操纵。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会计准则和制度建设、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监督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